7月24日清晨,当大多数东南亚居民还笼罩在晨雾中时,泰国与柬埔寨边界刺耳的枪炮声骤然炸响!持续了近两个月的紧张摩擦,在这一刻冲破临界点,演变成赤裸裸的军事对抗。
泰国空军派出F-16战斗机呼啸而过,对柬埔寨境内的目标展开猛烈轰炸;柬埔寨方面则愤怒指控这是“野蛮的军事侵略”,誓言坚决还击。
短短两个多月,这对曾并肩走在“东盟一家亲”道路上的邻居,为何一步步滑向兵戎相见?
摩擦升级:从边境走火到“电话门”风波
如果追溯这场热冲突的引信,2025年5月28日是一个绕不开的日子。那一天,在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乌汶府接壤、被称为“翡翠三角”的敏感地带,两国边防士兵突然交火。几声急促的枪响过后,一名柬埔寨士兵倒在血泊中,再也没有醒来。次日,两国紧急降温,迅速达成停火,同意后撤军队。
然而,表面的和平只维持了不到一个月。六月份爆出的一场“电话门风波”,像一桶汽油浇在边境的火星上。泰国总理佩通坦与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前首相洪森关于边境争议的秘密通话录音意外泄露,在泰国国内掀起滔天巨浪。而洪森事后毫不掩饰的强硬姿态,更给双边关系投下巨大阴影。他亲自前往柏威夏省视察,当场指责泰国“炮弹不断射入柬埔寨一侧的土地”。
此后,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在加剧紧张。7月16日,泰国士兵在例行巡逻时触发地雷被炸伤,泰国咬定金边方面“在争议区新设雷区”,金边当局则激烈驳斥称“这些是战争年代遗存的老物件”。双方的指责战火药味越来越浓,终于,7月23日,曼谷政府宣布“降级外交关系”——召回驻柬大使,并驱逐柬埔寨驻泰外交官。
所有人都明白这信号意味着什么。果然,就在外交官撤离后仅仅24小时,7月24日清晨,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便撕破了边境的宁静。
交火现场:战机俯冲与“谁开第一枪”的罗生门
黎明时分(柬方称约早上8:30),靠近柬埔寨奥多棉吉省的边境线上,枪声猝然响起。泰国声称是柬埔寨士兵率先开火,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玛丽淑洁达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则一脸愤慨地澄清:“是泰方率先开火侵略!”她指控,柬埔寨军队在8:40进行了“纯粹的自卫反击”。
冲突的旋涡中心,锁定了达蒙通寺及其周边区域。这座具有近千年历史、融合高棉建筑艺术精华的寺庙群,由于复杂的边界划分史,长期是两国针锋相对的“风暴眼”。据泰国陆军前线报告,当他们的士兵在寺庙东侧约200米处遭到柬方射击时,最惊悚的场景出现了:多名携带火箭推进榴弹的柬埔寨士兵正试图翻越铁丝网,近距离交火瞬间爆发,子弹如雨点般在古老的庙宇周围乱飞。
冲突的烈度远超预期。
泰国军队动用了重炮,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派出了F-16战斗机参战!当天上午10:58分和下午,两波次的猛烈空袭如同重锤,先后砸向柬埔寨境内多达8个目标地点,多座柬军前沿阵地被夷为平地。而柬埔寨则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对抗中,大规模启用无人机集群执行战场侦察任务。泰国前线特遣队清晰地听到无人机在头顶盘旋的嗡嗡声,这让他们神经高度紧绷,整个边防体系瞬间进入最高警戒状态。
柬埔寨国防部声明字字泣血,痛斥曼谷“粗暴侵犯”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闻风而动。联合国安理会应柬埔寨现任首相洪玛奈的紧急请求,将于美东时间7月25日下午3点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这是自2011年上一次大规模泰柬边界冲突以来,安理会首次因这个问题介入。
战争带来的伤痛是血淋淋的。截至7月24日晚,泰国公共卫生部证实,此次冲突已导致泰方13名无辜平民死亡,1名军人殉职,46人不同程度受伤。泰国内政部紧急行动,已将事发区域超过10万名惊惧的泰国民众疏散转移至安全地带。令人揪心的是,平民伤亡最集中的素林府卡布呈县,两枚从柬埔寨阵地发射的BM-21火箭炮,残忍地直接砸中了民居密集区。死者名单中赫然出现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另有数名重伤者生命垂危。平民区被炮火笼罩的画面,刺痛了世人的神经。
邻国焦虑与世界注视:中国、东盟的担忧与呼吁
战火的浓烟让整个东南亚地区屏住了呼吸。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语气凝重地表示:“泰国和柬埔寨都是中国亲近友好的邻邦,也是东盟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他指出,“和平共处、妥善化解分歧,才真正符合两国人民乃至本地区的根本与长远利益。”发言人的表态斩钉截铁:“中方对局势突变深感忧虑,强烈敦促双方立即重回对话协商的轨道。” 这份担忧的背后,是中国对“家门口”局势动荡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从冲击区域稳定到波及重大发展合作的深切关怀。
越南,作为与泰国和柬埔寨都接壤的国家,其焦虑感同样外溢。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的声明显得忧心忡忡:“越南高度关注泰柬边境骤然升级的军事冲突。”她急切呼吁双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切勿滥用武力,立即停止一切扩大冲突的行为”,应恪守国际法基石、以《联合国宪章》《东盟宪章》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为准则,秉持东盟倡导的“兄弟一家亲”精神,用和平手段为争端找到出路。
现任东盟轮值主席、马来西亚首相安华也坐不住了。他紧急发声,呼吁交战双方“立即放下武器,实现停火”,并承诺马来西亚愿竭尽全力架设和平对话的桥梁。
余思:烽火边缘,和平路在何方?
泰柬边境这场刺痛眼球的冲突并非天降横祸。它是历史留下的沉重边界争议伤疤、现实中纠缠不清的民族与政治矛盾、再加上暗流涌动的地区地缘政治角力,多重引线共同引爆的结果。
此时此刻,鲜血还在边境流淌,硝烟远未散尽。曼谷和金边,任何一方再向前一步,代价都将是更多生灵涂炭。当务之急是立即停火! 双方必须拿出政治家应有的智慧和勇气,克制狂热的民族情绪,放下武力,回到谈判桌前。
而从更长远的视野看,此次激烈的边境枪炮声,无疑是对东南亚命运共同体构想的一次沉重拷问。身处大国力量角逐日益激烈的漩涡中心,如何超越历史积怨与现实分歧,在复杂的地缘棋局中真正找到一条独立自主、和平共生的发展道路,才是维护本地区长久安宁的根本之道。
毕竟,睦邻友好、和平对话才是真正通往未来的桥梁——这不仅符合泰柬两国的根本利益,更是整个东南亚和平与繁荣的唯一基石,也正如此刻中国和国际社会所呼吁的那样。
配资平台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